幸好有你!江滨医生闻声出动,极速救回卡喉女童
“谢谢您给了我孩子第二次生命!”
近日,一名1岁多女童在家吃东西时,因异物卡喉命悬一线。
危急时刻,广西江滨医院(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蓝晓惠在听到邻居的求救声,立即定位到求救声源,快速赶到现场后,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成功对女童进行了施救。
事后,孩子家属专程到广西江滨医院急诊科为蓝晓惠送上了感谢信和锦旗。
危急时刻的生命守护者
“救命啊!谁来帮帮我们!”
3月8日中午12时许,某小区家里一名1岁多女童在喝奶入睡后,突然嘴唇发紫、呼吸困难、意识不清,家人大声哭喊。
危急时刻,休息在家的广西江滨医院急诊科医生蓝晓惠,因职业敏感性,还未来得及更换外衣,就匆匆下楼寻找哭声来源。
找寻后蓝晓惠发现一户大门开着,母亲和奶奶抱着孩子瘫坐在地,不知所措。她迅速判断情况,考虑女童出现了窒息,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施救。
大约2分钟后,随着哭声渐渐停止,卡在气管的奶块以及大量痰液被排出,孩子口唇恢复红润,转危为安。
获救后,孩子的母亲含泪感谢蓝晓惠。
完成紧急救助后,救护车也来到了现场,蓝晓惠向120急救人员说明了孩子的情况和具体抢救方法,顺利完成交接,孩子被送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事后,孩子的家人专门来到江滨急诊科,为蓝晓惠送上锦旗和感谢信。
面对家长的感谢,蓝晓惠说道:“那一刻,我只想着必须把孩子救回来。”
作为从业10年的医生,蓝晓惠经历过无数个这样的瞬间,这是急诊人的基本工作状态。

急救技能须掌握
“蓝医生的成功施救再次证明,急救技能是每个家庭必备的‘保命符’。”广西江滨医院急诊科黄俊主任呼吁:
学校、社区应定期开展急救培训;
广大市民需要掌握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法等技能;
公共场所需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并明确标识。
科普
|如何用海姆立克法救命
2
什么时候需要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当人们被食物和异物卡喉后,常常不由自主的以双手呈“V”字状,紧贴于胸颈部,以示痛苦和求救,这一典型体征即“海姆立克”征象。
主要表现为突然呛咳、不能发音、喘鸣、呼吸急促、吸气时出现尖锐的噪音或完全没有噪音、皮肤发紫。严重者可迅速出现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心跳停止。
4
还需要注意什么

切勿盲目用手抠喉,可能将异物推得更深!
若患者失去意识,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并呼叫120。
即使成功排出异物,仍需送医检查是否存在内伤或残留异物。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