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论坛官网医生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广西江滨医院(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二科黄源主治医师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tific reports》杂志发表了题为《The value of D-dimer in the prognosis of dilated cardiomyopathy: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D-二聚体在扩张型心肌病预后中的价值: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的研究论文。目前该杂志在中科院分区为:综合性期刊二区,影响因子3.8。

此前,相关研究成果在第35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上作为壁报进行展示。

该研究通过构建回顾性队列,探讨了D-二聚体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预后中的价值。
文章使用了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D-二聚体与全因死亡率的关联,并进行平滑曲线拟合、阈值饱和效应分析及亚组分析。最终发现D-二聚体不仅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全因死亡率独立相关,还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论文展示了D-二聚体作为一种预后标志物的潜力,为扩张型心肌病危重患者的早期识别和治疗干预提供了有力支持。结合非线性分析和亚组分析,研究进一步揭示了D-二聚体在不同BMI患者中的预后作用差异,并通过与MAGGIC评分的联合分析,展示了其在临床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研究结果表明,D-二聚体可能作为一种早期且有用的标志物,帮助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管理。
众所周知,D-二聚体是反映机体高凝状态时凝血和纤溶系统活化的生物标志物,在过去,D-二聚体主要作为诊断急性血栓性疾病(如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标志物,尤其是在急诊环境中,用于排除血栓形成。然而,此项研究进一步探索了D-二聚体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长期预后中的作用,首次证实了D-二聚体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不仅仅是一个反映高凝状态的标志物,更是一个独立的全因死亡率预测因子,扩展了其在心血管领域的应用场景,为临床医生在未来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优化患者随访和干预措施提供了新的研究基础和证据支持。
心血管内二科
广西江滨医院心血管内二科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重点学科。科室以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为宗旨,坚持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并重。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全天候为患者提供门诊和住院医疗服务。本科室擅长诊治高血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各种心律失常、心肌病、心肌炎、心包疾病等心血管常见病、多发病;能熟练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性诊疗技术,如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支架术,起搏器安置术,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术和射频消融术等;对急、危、重症病人有丰富的抢救及康复治疗经验,尤其针对年老体弱,心脏术后及慢性心血管病患者的康复治疗有独到经验。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常见和多发合并疾病的诊疗亦有丰富临床的经验。以科室为管理单元,从科学管理入手,以落实药物处方、运动处方、心理(睡眠)处方、戒烟处方和营养处方等五大处方为重要抓手,实现对心血管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全面管控。深入开展老年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拟构建老年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体系。
联系方式
医生办公室电话:0771-2080163
护士站电话:0771-2080145
学科带头人

杨立华 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 科主任兼导管室主任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大学访问学者。全国心脏介入诊疗技术首批准入人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慢病防治与管理分会委员,广西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西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常委,广西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
善长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疾病诊治,对急危重疑难病的救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见解。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20余年。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11篇。荣获地厅级科技进步奖三项,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二项。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